▽
▽
前阵子,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记录了母亲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
短短 7天,人就没了。
当时,医生说怀疑是被蜱虫咬了,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有多严重,毕竟——
不疼不痒没啥感觉。
而这,正是蜱虫鸡贼的点:
咬人时分泌少量具有麻醉性质的唾液,实际附着在人身上吸血,同时释放毒素:
它的体内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及32种原虫。
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大毒王。
蜱媒传染病多达 40 多种,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斑点热、蜱传回归热等。
被传染的人,一开始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让人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继而耽误治疗。
而类似的悲剧,几乎每年都在发生。
此前就有过新闻报道:
辽宁沈阳,一两岁男孩被一只蜱虫趴在头发里持续叮咬了5天。
等家长发现时,蜱虫已胀大几十倍。
蜱虫的身体喝满血液,鼓得像一个圆球一样。
蜱虫吸血前后对比
更恐怖的是,蜱虫的腿还在不停晃动。
原来在这5天里,蜱虫一直靠吸食孩子的血,活得好好的。
由于孩子皮肤上的蜱虫已经很大,常规的处理方法已经无效,最终医院进行了手术,将蜱虫所在的一小块肉切除。 这虫子取下来后,仍然活着。
孩子妈妈说,这个蜱虫很有可能是周末登山的过程中,爬到了孩子头上。
别看它芝麻大小一个,不会飞也不会跳,全靠守株待兔式寄生。
一旦附身目标“血包”,能立马增长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它还特别会挑位置,专门选择皮肤较薄、不易被挠动的部位驻点吸:
例如人的头皮、耳后、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
一头栽进皮肤猛吸,一咬一个不吱声。
有的叮咬了 1~2 天才出现一些炎症反应,轻的仅有一些红斑,在叮咬的部位会有瘀点和瘀斑。
比较严重的,叮咬周围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甚至有水泡。
时间长会形成硬结,抓破以后会形成浅的溃疡。
蜱虫停留时间越久,毒素释放越多,有可能引发蜱瘫痪。
因此,一旦发现这个“吸血鬼”,要及时将它清除。
清除的过程,一定要确保它的头身完完整整取出。
× 错误处理方法:
拍打、硬捏、死拽、火烧等。
这些做法不但容易折断蜱虫的口器,让它留在皮肤中,还会刺激它分泌出更多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 正确处理方法:
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建议直接请医生处理。
另外,被蜱虫叮咬后,如果有携带病原体,部分潜伏期可长达 1 个月。
若在清除蜱虫后的几个星期内出现发热、皮疹、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蜱虫喜欢潮湿的环境,4-10 月活动频繁。
它们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
钓鱼佬、徒步驴友、爱去公园或者爱露营的朋友们,很容易被蜱虫盯上。
① 全副武装
物理防御最安心。
去野外游玩避免长时间坐卧,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拖鞋露趾鞋。
尽量少露出皮肤,别给蜱虫可乘之机。
② 涂驱虫产品
在衣物和身上喷洒避蚊胺(6个月内婴儿不要用)、驱蚊酯等,对蜱有良好的驱避效果。
③ 户外后做个全身检查
里里外外都要看!
重点检查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
头发也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突出的小黑点。
④ 定期给宠物除虫
蜱虫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
如果出门带了宠物,尽量不要让其钻草丛灌木,回家后也要仔细给洗洗澡做个检查。
本期封面:
信息来源:“深圳疾控”微信公众号 专业指导: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刘阳副主任技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