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7 旬老人刘某为方便存领拆迁款去银行办理储蓄卡,同时实名购买一张 153 开头手机卡,并注册某支付软件账户绑定储蓄卡。5 个月后,因觉得该号码长期闲置浪费,刘某将其注销。
2023 年,因急需用钱刘某想起储蓄卡里还有近 60 万,但柜台工作人员告诉她,卡内钱款已被陆续转出。查询流水发现,钱在 2021 年至 2023 间,从其原手机号所绑定的某支付软件账户被陆续转出。
刘某报警,警方认为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杨某到案并承认犯罪事实。经查,2021 年,该 153 号码被运营商重新投入市场后被杨某实名注册使用。
其在注册某支付账户时,发现该账户已绑定别人的储蓄卡。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6 月,杨某共从刘某名下的储蓄卡转走 59 万余元。经浙江永康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案发后,杨某家属已退赔刘某全部损失。3 月 15 日,杨某因盗窃罪获刑三年六个月,罚款 10 万元。
注销手机号我们应注意什么?近日,注销手机号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财产安全等风险隐患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注销手机号到底存在哪些潜在风险?注销手机号我们应注意什么?
注销的手机号多久重回市场?中国电信客服表示,根据国家规定,所有号码都是循环利用的,用户手机号注销后,会有 90 天的冷冻期。此期限过后,才可能被重新投放市场。 中国移动客服表示,手机号在销户后存在 90 天冷冻期,冷冻期内用户本人仍可找回该号码继续使用,冷冻期后号码会再次进入号码库用于后续向市场投放。
用户注销号码时,营业厅服务人员和业务受理单上会提醒及时解除相关互联网应用绑定,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同时,中国联通已与部分主流互联网企业建立了信息共享通道,为用户提供免费查询和清理服务。
“主动注销手机号和被动注销手机号,号码重回市场时间略有不同。”业内专家表示,根据行业相关规定,用户主动注销手机号,运营商在 90 天的冷冻期后才能重新投放该号码;因欠费等原因而被动注销的手机号,一般在半年后才会再次投放。
注销手机号可能带来哪些风险?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实名制的深入推进,从餐厅扫码点餐到机构办理各项业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号+验证码”已成为各类平台、应用最为便捷的实名认证手段之一。
一个手机号码到底注册和绑定过多少个应用程序或业务,绝大多数人根本记不清。目前,注销的手机号重新回到市场上,前主人未解绑的应用或认证业务,有可能被号码新主人使用或关联。
有网友反映,新办的手机号,有时还会收到相关部门有关号码前主人的欠费提醒短信;有人新办的手机号,会收到号码前主人的网贷逾期短信等信息。
注销手机号,如果不主动解绑或取消各类应用和业务的认证,后续的号码使用者将有可能登入前主人的应用账号,进行各类操作。同时,号码原主人在各个平台、网站、App 里的个人信息、账户设置密码等关键信息,也可能被泄露…… 这些可能性,将给手机号的原主人带来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
注销手机号需注意哪些事?注销手机号,关键在于解绑号码认证过的各类平台、网站、应用和业务。 据专家介绍,目前没有哪个软件可以查到电话号码名下所有的注册信息。此前,工信部推出了“一证通查”服务,可以查询用户在微信、QQ、抖音、京东、美团等 App 上的注册情况。 消费者可通过工信部政务微信号“工信微报”和“工信部反诈专班”等微信公众号,以及支付宝“一证通查”小程序等方式进行查询,之后逐一解绑。
据了解,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移动开发了二次号码解绑服务,在号码再次投入市场前,会通知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对已接入的互联网应用进行解绑,目前已覆盖支付宝、淘宝、唯品会、快手等 11 个应用。下一步,自助解绑功能将上线中国移动 App。
“大平台安全机制和防护手段相对完善,小网站、小应用数量庞大,应是注意的重点。”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很多小型应用大家可能只在注册时认证和使用过,之后忘记的可能性很大。目前,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一次性解绑各类应用。
专家建议,普通人在生活中用手机验证时应多留个心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机认证和一键登录等授权行为;尽可能少在互联网平台上存储个人隐私信息;注销手机号时,尽早把银行、互联网支付工具关联手机号码修改为新的自己正在使用的号码;不在多个平台上使用同一个密码,可设计分级密码,如餐饮类用密码 A,办事类用密码 B。
“关于注销手机号可能带来的财产安全风险,大家不必过于担忧。”付亮表示,金融机构、头部网络平台,在涉及资金功能等方面都设置了多重保障。想要进行大笔资金交易,除了第一道手机认证外,还会需要密码、指纹、个人信息、人脸识别等多重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