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回复: 2

比起没钱,一个家庭更可怕的,是有这样的人!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主题

10

回帖

392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392
发表于 2024-3-20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这两年有句话很火:“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不是我们的错,但“摆脱这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则是我们逃不掉的责任。所以,振作起来,去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吧!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不爱回老家了。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网友周先生受邀去朋友老家玩两天。谁知刚待了半天,他就受不了了。
起因是周先生想在院子里吃午饭,因为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周先生觉得能在院子里边吃饭边晒太阳,还能边看风景,很新鲜。
谁知,朋友这边刚搭好桌子、摆上碗筷,他爸爸就冲出来大吼:“这大热天的在院子里吃饭,你不嫌晒啊?
周先生一听,急忙解释是自己的主意。
朋友父亲觉得有些尴尬,赶忙说儿子:“知道在院子里吃饭,也不拿个篷布遮遮阳。
朋友这边刚把篷布拿出来,他爸爸又张口:“早干吗去了!现在菜都上了你才撑篷布,把土都弄到菜上了。
后来,朋友怕周先生觉得热,就从屋里拿了电风扇出来。
朋友爸爸一看,又急了:“院子里都没洒水,风扇一吹,土全到菜上了,还让不让人吃饭啊?
吃饭过程中,朋友爸爸也一直在挑三拣四:“这个菜有点咸,你买盐的时候不要钱啊?“米饭水加多了,还怎么吃啊!“这猪肉哪买的?就不能去别处买吗,多贵啊!
周先生感叹:“窒息,真的太窒息了。目之所及的每件小事都能被挑出毛病,看啥都不满意。这顿饭吃得我心里好膈应,一点食欲都没了。
饭后,周先生问朋友:“你爸爸一直如此吗?”
朋友叹了口气:“从小就这样,一点小事就像天塌了一样,我从来不敢随便说话。所以长大后,我很少回家。大概是被我爸吓怕了。
比起没钱,一个家庭更可怕的,是有一个擅于制造内耗的人。
00193b47f30d539c42a4a9ed5ae7d6f0.jpeg

01 一点小事就无限放大再把负面情绪传给大家
你们遇到过这样的回应吗?
想帮忙做家务,不小心把碗打碎了,结果被说:
“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能干好什么?以后哪有老板敢用你?”
心疼妈妈平常辛苦,做了一桌子饭菜想给她个惊喜,结果:
“你以为我会表扬你吗?做了那么多,我们俩怎么吃得完啊?”
5e2639c9b6decd6dd7adca92f10fdfbc.jpeg
全家一起出门旅游,本来高高兴兴的,然而:“这天气怎么这么热?人也太多了吧!早和你说在家待着,你非要出来凑热闹!烦死了!
自己不高兴了,全家人都要迁就他;但如果是别人不高兴了,就是“你也太矫情了”。
…………

如果这些场景你似曾相识,那么你很可能遇上“内耗型家人”了。
他们极其擅长“把一点小事无限放大,再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全家”。
而生活在他身边的人,每天都像活在“地雷区”,小心翼翼,精神紧绷。
生怕哪句话没说对、哪件事没做好,就会引发争吵。
“内耗型家人”本人却浑然不觉,甚至觉得“都是因为你们不好,才让我生气的”。
870c51a09c386e034cd26b87b0c47199.jpeg
一般“内耗型家人”有4个明显特质:
  • 控制欲强:什么事都要听他的。

2. 情绪化:像行走的炸弹,一点就爆。
3. 悲观:眼里总能看到问题,对一切都不满意。
4. 双面人:在外唯唯诺诺,回家指手画脚。
a4b31a9be489f0321ad1b1465ca9a4b7.jpeg
此外,他们还有一个“隐蔽性特质”。
对于一般人而言,很多小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内耗型家人”却执着于“反复发作,没完没了”。
日子久了,很多小事便郁结在周围人的心里:不说吧,一直膈应;拿出来说吧,又有点小题大做。
不知不觉中,我们被负能量反复浸染着,却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
最后,一回家就觉得窒息。一家人失去了本该有的松弛与爱意。

02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想回家,一个想远行
相较于伴侣,“内耗型家人”对于孩子的影响往往会更加深远。
之前,博主王先生就吐槽自己的姐姐是“家庭内耗制造者”。
外甥中考只差37分满分,结果姐姐还是不满意,“差点把家里的天花板给掀了”。
刚考完那天,听说儿子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没做出来:
“我看这题也不难啊!考试前不是做过更难的吗?”
“我做你妈容易吗?大年初三还带你去沈阳找老师补课!”
“平常一分能并列二十几个人,一道大题12分,你是想要我的命吧!”
25fc65022879d4535e64cb29d5ad5535.jpeg
出分时,得知儿子差37分满分:“考得好什么好,还不知道位次呢!
然后开始疯狂划手机:
“完蛋了,你们班有3个考得更好的,今年分数线肯定比去年更高。”
“你脑子坏掉了吗?怎么数学最后一题就做不出来呢?”
“我为你花了多少心血,结果你就考成这样,太可恨了!”
“你要是没上重点高中,以后都别叫我妈了!”
8308d3c74f3e74df66518bfe6b66ce45.jpeg
最终,外甥如愿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但姐姐依旧不依不饶。
“我说什么来着,你如果数学写出来了,肯定能上省重点!”
“人生第一次分流,你就落后了!”
“在我手下干活的两个人,人家的孩子都考得比你好,我都没脸去上班了!”
bcad22c9b38dfbc8efb5701900407782.jpeg
连珠炮式一通输出,情绪随之大起大落,还时不时地摔锅砸碗……
儿子则站在一边全身发抖,大气都不敢喘,一直在哭。
09639b6296ca4bf9e536f92470d8e382.jpeg
要知道,视频虽然只有11分钟,但我看完后,脑袋被吵得生疼。
而这仅仅是博主外甥近半个月的生活。
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生活十几年,孩子如何能保持健康快乐。
4e906d7394395c5a3d06d69e4e1a5f94.jpeg
还有网友说,自家的“内耗”被一代代“完美地继承了”。
每次老公提醒孩子不要踩水坑,孩子都会下意识地说:“你当我瞎看不到啊。
43cc9b1aba8b0dc26f266fa5d0125ead.jpeg
也有网友说,由于自己从小就要看爸爸的脸色过日子,现在和人相处时,总是过度敏感,唯唯诺诺,生怕自己做错事情。
1bbc9653ff76dd2e5554a86904b9b6dc.jpeg
更让人心疼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人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有问题,却又很难挣脱这份“烙印”。
“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变得和我妈一样,但生气时,还是会忍不住。”
09424600035e59e702057c3a561c2773.jpeg
“爸妈一边把我养成畏畏缩缩、自卑的人,一边又斥责我不够勇敢。”
663dc3b3114a264083efc09f9405d1af.jpeg
还有一位网友,从小就生活在爸爸“一言堂”的威慑下:“我爸爸总是先问我的想法,然后又否定我,最后强行替我做了决定。每次都是。
有一次网友回家,爸爸帮她做了早餐,问“三明治要一片面包还是两片”。
她回答“一片就好”。
可爸爸坚持“还是两片吧”。
网友下意识地怼回去:“我说一片就一片,你要是想放两片就别来问我。别等我说了,又来否定我。
爸爸明显有些慌乱:“好,知道了,知道了。
之后网友回到房间,突然哭了:“我感觉替小时候的自己出了气,但看着爸爸的背影,我又很后悔自己刚刚的态度。
44e13d5faf98fa9905ae75e305f897a8.jpeg
这便是生活在“内耗型家庭”中的孩子,内心的另一重挣扎,是既讨厌父母的“精神伤害”,又心疼他们的劳累。
他不知道该怪谁,最后只能怪自己。
“这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想回家,一个想远行。”
8243ec523fb6a5225b4505d9cf927f93.jpeg 089b4a4a37a0967b543bc8dbff24e07d.jpeg

03在爱里长大的孩子连迷路都像旅行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说:“爸妈也是为了教育孩子,孩子有错也不能不说啊。
的确。
只是希望大家明白,指责或打压,从不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个网友在小学二年级时,家里差点破产。
她妈妈天天在家里发火,爸爸却还是乐呵呵的。
一次爸爸带着女儿去钓鱼,说如果下雨了,就告诉女儿“富兰克林是如何抓闪电的”。
“那天我没学会抓闪电,却记住了爸爸说的‘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都会过去的,但美好永存’。
“这句话,在后来无数黑暗的日子里,给了我重新开始的勇气。”
我想起曾看到的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太注重把我们变得优秀,却从不教我们如何生存。
这里的生存,指的是“面对逆境,要如何更好地活下来”。
人生中起起落落是常态,但不内耗的家庭教育,会在孩子心中种下“希望、乐观、坚韧”的种子,支撑他们走过一个个人生低谷。
5a61cffdfb9c50cff1662543bc38ee83.jpeg
前段时间很火的综艺《花儿与少年》中有个场景。
迪丽热巴不小心碰倒身后的可乐,可乐从瓶子里喷了出来。
身为“内耗型人格”的她,当下的第一反应是:“天啊,完蛋了。
一旁的秦岚却脱口而出:“节日快乐!
这句话,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逗笑了。
4afc8877eb3c7b0576922a217a798cde.jpeg
事后迪丽热巴回忆,正是这句“节日快乐”安抚了她当时焦虑的情绪。
其实家庭生活也是如此。
同样是把可乐打翻,听到“你没长眼睛吗”和“节日快乐”是全然不同的体验。
dee097ed2b61b697fbad21829bfffbfd.jpeg
其实除去大是大非,家庭生活中的对错并没有那么重要。
问题终归要被解决,但如果能用不同的心情来面对它们,烦恼,或许就会变为一种乐趣。
78e46344ce2421bdd37345054f2511ac.jpeg

04 别在内心继续做一个无能为力的小孩
最后,还是要澄清一点,说了这么多,并不是为了指责父母。
天下从没有完美的父母。
父母和我们一样,也会被自己的成长环境所影响,有他们天然的局限与不足。
所以,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去应对。
1. 原谅自己
原谅自己面对父母时会有莫名的火气;
原谅自己即便长大了,仍会被小时候的事刺痛,情绪崩溃;
原谅自己并不完美,无法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所有改变的第一步,都是接纳现实的不够完美。
2. 允许父母“不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期待父母会有变化,但这份期待又总是落空。
这时,不如留一些空间“允许”一切的发生。
不必对抗,只是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
放下期待,或许能过得更自在。
3. 尽量避免刻板印象
由于从小的浸染,我们往往对父母会有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控制欲强,情绪起伏大,冷暴力,等等。
所以长大后,一旦有类似情境发生,很容易触发我们的应激反应,先入为主地认为爸妈的“老毛病又犯了”。
就像前文回怼父亲只要一片面包的女儿。
或许爸妈还没张口,自己先来了情绪,引爆“战争”。
别忘了,人是在不断变化的。
一旦心里提前装好了对爸妈的判断,那对他们真正的理解是进不来的。
4. 物理隔离
如果任何努力都失效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减少和父母相处的频率。
为自己搭建一个舒服的空间,重新养育自己。
这两年有句话很火:“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不是我们的错,但“摆脱这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则是我们逃不掉的责任。
别在内心继续做一个无能为力的小孩啦。
振作起来,去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吧!
你遇到过“内耗型家人”吗?又是如何和他们相处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请您带着思辨的立场看待本篇文章,可以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观点,但任何观点都不代表我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64%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1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
发表于 2024-3-20 0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64%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1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
发表于 2024-3-20 09: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苏州通论坛

GMT+8, 2024-9-19 09:51 , Processed in 0.45987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